当前位置: 首页 纪录片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评分:
8.0 推荐

分类:纪录片 中国大陆 2020

简介: 奔驰于1949年至今的中国历史,从一个小山村开始。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聚集在这里,交谈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这部片子以此为序曲,用类似交响乐的方式,分成18章节呈现出中国的往事。三位从上世纪5

剧情简介

奔驰于1949年至今的中国历史,从一个小山村开始。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聚集在这里,交谈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这部片子以此为序曲,用类似交响乐的方式,分成18章节呈现出中国的往事。三位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重要角色,与马烽女儿一起回想过去,探索了社会变迁中个人和家庭的位置,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跨越70年的中国精神史。
排序

相关搜索

    暂无搜索结果!
  • 5.0分正片

    血战到底

  • 6.8分正片

    狗阵

  • 1.0分正片

    好好拍电影

  • 1.0分正片

    狙击目标

  • 7.0分第36集完结

    封神榜1990

  • 4.8分正片

    窗前明月,咣!

  • 0.0分第13集完结

    十三邀第一季

  • 2.0分正片

    一切都好

影片评论

共“27”条评论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评

Bochen
2021-09-25 16:34:07
Bochen

余华:“只要给我发表,我可以从头到尾给你光明。”

马鹿子
2020-11-05 23:26:19
马鹿子

倒是不难看,但是没搞明白怎么选的这三个人组成一条文学史的脉络。贾导特征式的镜头平均地扫过人民们平均的脸,给人一种平均的社会主义想象。

常睿
2020-02-22 06:19:03
常睿

Berlinale 主题不清晰,感觉科长最初是想拍吕梁文学季,拍着拍着素材差强人意不小心跑偏了。余华的段落笑声此起彼伏,疯狂贡献神吐槽和金句,还随口贡献了影片名称。只看过《活着》,也不熟贾平凹和梁鸿,不认识马烽的观众看这个应该体验挺差的。之前还幻想过能在柏林看到涛,结果连影片里都见不到,不开心!

XiaoPang
2021-09-18 10:19:50
XiaoPang

名字似乎比内容好

无尽轮回
2021-09-23 12:07:51
无尽轮回

余华直接把我从熟睡中唤醒。

MoQi
2020-02-26 00:49:43
MoQi

没有余华这片没法看

imac
2020-02-22 01:04:13
imac

Berlinal Special 内容太琐碎了,不怎么紧密每一章都像独立短篇,有感情朗读课文蛮出戏,配音确实有点“抽象”。 但是蛮幸运买到的有映后的票,听导演聊了聊对这个电影对文学对音乐和对中国社会的浅谈,最有意思的是,出来能听到大家还在聊,真的是电影节好美妙的地方。 有这样的电影真好,有这样的导演真好。

星空守护者
2020-02-21 01:05:14
星空守护者

一部人物访谈纪录片,最喜欢余华的段落,最接地气,贾平凹的段落太文邹邹,第一个贾家村方言听不懂,最后一个段落煽情太过了,无法共鸣#70届柏林第一天第一场

苍穹梦想家
2021-09-18 22:32:01
苍穹梦想家

每一个女性,都绝不能为了做好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而耽误了写诗。

msazhou
2021-09-04 09:35:34
msazhou

余华的段落极好,他的情绪、他的经历、他的一切似乎都是温柔的。贾平凹部分最劣,农村企业家的精神头扑面而来,开篇和女儿的谈话又透露着一股大腹便便的恶臭。//吕梁文学季的番外,本就是随意之作,更像贾樟柯的镜头随笔。

红皇后
2021-09-10 19:19:54
红皇后

不碰一些历史,就会显得隔靴搔痒。

画皮
2020-02-20 22:34:10
画皮

Berlinale Special 非常敷衍,结构诡异,开头30分钟跟后面的采访严重脱节,看来是资本影响。也就余华还比较有趣,但讲的也是万年老段子。摆拍读书和强行给汾阳安上肖斯塔科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和烂大街歌剧唱段也是毫无品位可言的故作姿态。假优衣库logo高亮。

ZiYan
2020-10-18 00:30:31
ZiYan

贾樟柯第三部口述历史群像纪录片。本以为就是一部采访影像,看完18个章节的错落编排才发觉,它或许是贾樟柯视野最广、最具野心的作品之一,通过5060乃至00后的讲述,透视整个中国的现代发展史。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饥荒年代到经济腾飞,从个人/家庭记忆到集体记忆...一开始节奏迟缓深沉,口音听不太懂,到最后在北京长大的男孩已经不太会河南话,表达方式也比较现代。口述本身就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或许因为讲述主体都是作家,他们的表达天然带有感性和浪漫。最典型就是余华那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dqu

HuoYan
2021-03-22 20:55:57
HuoYan

章节式、过场空镜、喧宾夺主的配乐,这些失败的建构方式跟《掬水月在手》如出一辙。频繁的章节划分如《十三邀》般逻辑不明,且是一种情绪的打断;曾经对面孔的生动捕捉再次坍缩为景片的描摹,而段落间喷涌出的驳杂音响,也与《小武》的生成有太大不同;让群众在外景朗诵,是把文学造型化,更如王小帅《我的镜头》般失真。吕梁文学季的由头,接着进入贾樟柯一贯的以点带面的野心:从贾家庄,看全中国。但在选取的三个作家身上,既没能看到诉说身世的必要(仅是应对名导采访),也没看到文学史的风景。如此散淡的结构和主体,根本无法达成《

Cox
2020-02-21 18:24:17
Cox

一个村庄的文学 = 一个中国的文学。余华太有意思了,一个人就可以讲两个小时; 梁鸿的部分有触动中国人共同记忆的真挚情感。她儿子对姥爷的问题切实地戳中了我,是年轻一代对历经艰辛的祖辈的惋惜。片名出现得恰到好处,从农村看中国,看世界; 从海水还是黄色的部分向外面的世界游出去,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阿点日剧日影迷
2021-09-29 20:17:56
阿点日剧日影迷

我喜欢那些尴尬的诗朗诵,因为这正是文学落入现实的真实反应,矫情,做作,还有些生硬,但是却带给普通人美好的幻想。海水不会变蓝,就像生活永远不是诗,可文学却永远存在。

真红羽莲
2020-02-22 02:21:19
真红羽莲

柏林电影节现场观感太棒了,科长最后还有问答环节。太散文了,太美了,太平静了。

怒海新生
2020-10-29 00:31:18
怒海新生

余华对死亡的感受是太平间里的凉爽,贾平凹对疾病的感受是感冒针头的痛觉,梁鸿对人情的感受是父亲口碑由盛到衰的转变。王亦梁已经不太会说河南话,但语言的记忆早已根植于基因。我们生在哪里,一半就已经死在那里。出名就是有了约稿函,出嫁就是为家族牺牲,一直往蓝色里游,就是往那生生血地里回溯。

alice
2020-02-22 01:12:19
alice

余华也太有趣了吧

狼大疯
2021-09-19 19:36:43
狼大疯

开头那位忘了哪位作家的女儿的采访好难受,那种语气,巨像我一个烦人的亲戚,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好多文人的儿女光在镜头前或者书里谈谈自己的父母满足一些人的窥私欲就可以当作一辈子的事业吃喝不愁享受光环了。

本站不提供任何影片的存储和在线播放功能,本网站仅提供影片信息索引与搜索服务,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内容。
若本站收录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 2025 ZDY23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影

剧集

剧集

动漫

动漫

综艺

综艺

明星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