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蒙昧时期,五谷丰登的诱惑凝聚了整个世界各民族,将目光抬向无比雄伟的天空,开始了对神明的祭拜。人类文明走进新的千年时代,在北京南郊出现了一处气候庄严静穆的建筑群——"天坛"。
首次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立,起初实行“天地合祀”,称为“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祭制度后,在北郊又建造了一处地坛,原来的天地坛改名为“天坛”,专门举行祈雨、祈谷和祈福的仪式。明代至清代,历经数代的修复和重建,天坛现存的主要建筑除了明代的祈年门和皇干殿外,其余都是清代建造的。
天坛包括陈设列神牌位、皇室先祖的皇穹宇以及孟春祈谷的祈年殿、“小紫禁城”之称的皇帝沐浴斋戒的斋宫等,还有海外声名鼎鼎的声学建筑——回音壁,有着“人间偶语,天闻若雷”之说的三音石以及充满传奇故事的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通过历代修复和改建,中国古老建筑之宝——天坛,集成了明/清时期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天坛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