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场前就开始想一星短评怎么写了,谁要在20年代看Elvis回潮?这是Hanks给傻儿子示范一下什么才叫white boy summer么???结果被打脸。。。Luhrmann的极繁主义对这种烂大街文本提升巨大,各个部门的极致工艺凑在一起可以说引人入胜,三小时都不嫌长(当然是杜比影院full recliner的前提下)。给目标观众(白人boomers)输出了一点常识,不知道能比绿皮书之流更有意义多少,但也算一种用心。旁边哭了半场的白老太太片尾听着难听gen z说唱了还拼命鼓掌呢,这不叫电影的胜利叫
两个半小时一点没崩,这剧本已经比《波西米亚》和《朱迪》强了。汉克斯演反派有够笑面虎,猫王和普瑞西拉的分手戏拍得比波米里玛丽和弗雷迪还虐心,「我得走了,若现在不走,就永远走不了了」,好吧,我原谅你们不用summer kiss winter tears了。机场诀别用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实在太贴切。
对于明星我时常有一个疑惑:有那么多人爱你还不够吗?此片的回答则是:正是那庞然的爱意压倒了他,是一种浪漫化的、对舞台和音乐的爱燃尽了他的生命,“他
致敬马丁路德金的那首If I can Dream一响起来真的破防!正因为有这样勇敢和纯真的灵魂,我们才会有更自由、理想主义和共融的世界,才会有伟大的摇滚乐!虽然是一个浪漫化呈现的结果,但还是很喜欢结尾那段旁白,不是心脏病或糟糕的合伙人,而是对舞台和音乐的爱燃尽了他的生命。大概这个渴望自由却又永恒迷失的灵魂就像屏幕最后亮起又消失的那颗孤星,“火萎了,我也走了”。人间再无猫王。
猫王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