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哲学家逆练尼采导致的,"women have power over men"是基于所谓剥削逻辑声明的,然而剥削本身就是父权的表征,在这个逻辑下女性必须适应父权制剥削的生活才能获得power(必须成为男性)。自我剥削实现成功的信念创造了劳动价值的幻觉(在女性这里努力涉及性吸引力,即又一个父权制设计)。小镇上的Lily怒吼自从14岁起身边就只有dirty rotten men,然而在最后一分钟良心发现后的当下和未来之中仍然只有man可以依靠
Mk2 Beaubourg, le cinéma club d’Hélène Frappat. 记下几个今天听到的知识点:1、结尾是Zanuck在审查压力下加的,已经不算太糟了,因为审查原本要求的结尾是女主破败地回到小镇上,老教授告诉她是她误解了尼采的意思…2、芭芭拉·斯坦威克也出身于贫穷破碎的家庭,她知道为自己争取权利(后来她一度成为美国薪水最高的女性——不止好莱坞):是她要求开头字卡单独
真的把我笑死了 里面所有的男性脑袋里好像只装了性 甚至还能为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生命 我靠这是最大的笑话了吧 为啥这个女生一开始拿酒瓶砸人脑袋开始,到后面死人了都很平静的样子……还有尼采的解读穿插在整段故事里面就很突兀 完全无关吧 而且男性凝视贯穿全片 真让人觉得恶心又可笑 开篇就说到要“利用男人,作为女性你有强大的力量”每次talk it out 都是sleep it out 拜托别把公共场合当床睡 说什么自己的女性力量 到头来还是靠男性
导致Hays Code推行的其中一根稻草,史料价值大于艺术价值。可笑的是这个在今天看来从头到尾都在凝视和物化女性的故事,竟在那个年代因为会呈现“女人用尽性资源玩弄男性、让男人一个个倾家荡产死死伤伤”而让保守派老白男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遭受威胁,继而讨伐本片,并推动了在好莱坞长达34年的电影审查。 35mm film uncensored version at Cinematheque.
娃娃脸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