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资讯
明星
热门搜索
1 无忧渡
2 雁回时
3 念无双
4 棋士
5 沙尘暴
6 仁心俱乐部
分类:纪录片 地区:中国大陆 年份:2019
简介: 探索城市年轻工人生存实情,深入了解“杀马特”文化! 李一凡从深圳到各地,进行了67个直面采访和11个网络采访,收集了915段工厂流水线及工人生活录像。这是一个残酷而实际的调查
2025-05-29
1 罗福兴的谈吐气质很好,不愧是当大佬的人。清醒通透,笑容和眼神里透露中年疲惫和无奈。2 大量的固定镜头口述,看到2/3我就坐不住了。工厂流水线生活和留守儿童背景在几年前有关罗福兴的文章里已了解过,导演说剪了很多他们说的废话脏话,我倒挺想看看他们在话题引导框架外的诉说。3 没提到视觉摇滚,但杀马特精神内核和视觉摇滚是一脉相承的,两者也都经历了兴盛到没落的命运。4 非主流审美有局部复兴,如蝴蝶公主的服饰受到亚文化年轻人的追捧,巴黎世家做的土酷广告等。土酷审美最终只能靠具有时尚话语权的人来复兴,
局限性强,太多梳理,太少思考。借由杀马特去强化阶级矛盾,非常立场先行,完全无视了社会流行审美趋势(00年左右日本视觉系和韩国艺人“杀马特”造型开始盛行并渗透普通人),思想觉悟可能还不如罗福兴:“就算都读了大学,杀马特精神也不会消失,只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每个阶级都存在“杀马特”。如今社会审美包容性越来越大,随意改变发色不会再被人侧目,是杀马特精神的阶段性胜利,也是杀马特文化没落的因素之一。有趣的是,影片明明把杀马特归类为底
其实不是关于杀马特的历史,而是杀马特群体的打工故事。导演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说问题是左派已经不懂现在的工人的语言了,这部电影就是让他们直接对你们说话,说自己的故事,可能甚至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因为这群人已经是农民工里最有活力的了。放映会还连线了杀马特创始人罗福兴,本人超帅,说很多记者采访他们都只重复一套他们怎么改过自新的故事,非常没意思。据说还给他送了好多本马克思。但是他们的未来并没有什么改观,虽然爱装逼吹牛,也不敢奢谈梦想。看完片子出来感觉北京的夜色格外冰凉。
留守儿童们长大进城,他们没有童年,没有文凭,没有被法律保护的劳动者权益,他们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头发。杀马特发型是乌托邦爱情和兄弟伙的入场券,这跟什么日本视觉系的源流/时尚风潮都没什么关系了。工厂招工禁令切断了他们的生存来源,拥有更多资源的网民殴打了他们的情感,快手的审查捣毁了最后的聚集地,警察让仅有的聚会也变成非法集会,被剥夺的人最后还逃不过被侮辱的命运。
涉及的层面实在太丰富了。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最早形成杀马特的目的是,取悦自己威慑他人,在经过大众绞杀和直播兴起之后,变成了取悦他人获得经济收入,人再次工具化,就连之前的社群感也完全被网络打散了。
口述史加收集的照片和视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形式,因为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看,都没有进入第一现场的渠道。结构是平滑的,循序渐进,涌出的鲜活细节汇聚,最后漫过认知的傲慢堤坝。对面的他,已经把头发剪短,染黑,也许还留一点没褪尽的颜色。也许你用鄙夷的眼光看过他,但如果你可以坐下来,花两个小时听他谈谈,会发现,他也孤独,渴望被关心,渴望有朋友,渴望有一个安静的角落。那些年的战斗,是拒绝理解的人们佯装正义,铲除异己。而非主流,他们早早地和我们站在河岸的同一侧。
身体从来都是权力的场域。 Proletarians唯一拥有的是他们的身体,但也从来没有真正地拥有他们的身体。
题材好,切入扎实,素材充足,很多人只看到了杀马特的猎奇外形,没看到杀马特的卑微人生,看似坚固的外壳下面是脆弱的心,让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多好。其实,无论是杀马特还是三和大神,他们都是大时代的有伤青年,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弃子或浪子。罗福兴的快手签名档:审美的自由是一切自由的起点。
这是百万底层青年人想要冲破固有概念,拥抱自由的一次革命。当我们客观去看待杀马特,更多的是感动与叹息。
国家应该给每位杀马特发放抚恤金,以弥补他们被侮辱和被损害的青春。
几十几百的杀马特造型和几万十几万的医美整形网红没有本质差别,都是时代的弄潮儿,都终会是时代的弃子。 用现在的话说,坐标浦东喝着咖啡吃着简餐的996和身在三和喝着大水吃着挂壁面的大神都是资本的打工人。
不知道为啥 拍出来感觉杀马特之父挺诚恳的 虽然少年不幸,但是自己努力长成了 普通人也有娱乐的权利
女孩说,想要拍一套杀马特的婚纱照。“我的人生由我做主才行,哪怕是错的。”改造身体的权利和自由。快手清理社会摇,和2013年清理杀马特,感觉理由如出一辙,一是主流的、正统的、极权的文化对异端文化的排斥,二是害怕由杀马特或社会摇所集结的“家族”组织发展壮大。说到底,流水线这么多年了,工人的生存状况还是没有得以改变,工会的缺席是首当其冲的理由。
时代美术馆看的。杀马特们也是艺术家,但是留给他们的空间不多了。关键词:反人性的流水线,长大成人的留守儿童,安放在杀马特文化里的青春。印象中有个杀马特说,这样看起来凶一点,没人欺负他。假发,装扮等等,是把他们与流水线机器人区分开来的标志,“家族”的“势力”,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慰藉。几个外国观众都哭了,也许他们无法想象那段中国的制造业的亚文化小切片是这样的——从残酷中绽放的花。
和三和大神的困境是一样的,但他们有头发护体。
所谓“我们”对“他们”的剿杀
在大众媒体的话语体系中,杀马特等同于低俗、哗众取宠、博人眼球。而本世纪初,在广东一带兴起的杀马特一族,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十几岁进厂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在流水线上出卖体力、感觉不到存在的意义,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日常被孤独、压抑、苦闷填满。于是他们只能通过廉价而又扎眼的发型获得心理上安慰(即:有人关注我、关心我,哪怕是异样的眼光)。这种发型进而发展成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工厂流水线上一个个孤独的个体终于有了归属。他们宁肯被辞退、找不到工打、忍饥挨饿、遭人唾弃,也要保留自己的发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感觉
之前看到好多文章都停留在审美(某种意义上是审丑)的层面上讲杀马特,但杀马特的前史被抹去了。杀马特作为一种风格的流行和残酷、枯燥、掠夺性的工厂生活互为线索,“好想我的头发像风吹扬带我飞翔飞过工厂的高墙”,高高梳起的头发代表始终想要确认和寻找的主体性、价值认同和群体间的互助、联结。915段工厂流水线和工人生活录像的记录是残酷的,我们意识到我们可能作为掠夺者,作为生产链条上剥削的参与者,也在某个瞬间意识到「他们」就是「我们」。 导演为杀马特作为主体的叙述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也提
讓這群人端坐在鏡頭前,卸下他們的防備,讓他們自如地、甚至帶著笑容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光是做到這一點,就已經功德無量了,因為他做的是「保存時代的面孔」,以及讓這個群體「登堂入室」。
再论乌托邦的倒掉。生产关系对个体的异化论述清楚,但是乌托邦内部带来的异化却没有提及,这是访谈式纪录电影的形式缺陷,你必将听到对方自我合理化后的状态陈述,但有些介于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区隔需要跳出对方的世界观才可捕捉。荒诞的是,无论是对亚文化精神实质的拆解或是重构,都来自远离这一亚文化圈层的定义主义者。X放映@77文创
类型:纪录片,地区:德国 / 美国 / 叙利亚 / 黎巴嫩
主演:阿布·乌萨马,艾曼·乌萨
剧情解说2025-05-29
本站不提供任何影片的存储和在线播放功能,本网站仅提供影片信息索引与搜索服务,所有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内容。 若本站收录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网站地图 RSS订阅 百度蜘蛛 谷歌地图 必应地图 360地图 搜狗地图
© 2025 ZDY23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登录账号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电影
剧集
动漫
综艺
杀马特我爱你影评